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去小说网 www.27txt.info,最快更新果蔬青恋最新章节!

爷俩也没争,让老天爷来定,这样就没的说了。”

    郑老太太奇怪地问:“咋让老天爷来定?”

    板栗笑道:“我跟爹抓阄,谁抓中了就谁去,这样决定不后悔。”

    郑老太太就不言语了,这确实是个法子。

    她又问啥时候走。

    板栗道:“这次招的人还是送往西北的。我想等下一批,往云州去。小叔来信,让我去汪将军那里,他是石头叔的叔丈人,再说,云州还有咱们的产业,我在那呆过两年,也熟悉些。”

    是的,板栗也要出征了,他准备带着孙铁他们几个一同投军,他再也不想缩头了。

    因战事耽搁,永平十四年秋乡试延误了,十五年会试眼看也是不能如期举行,却因为永平帝的一个念头,延迟在二月末举行,且盛况空前,超过了往年任何一届春闱。

    原来,永平帝见连番大战之下,西北烽火未熄,西南战事将起,然国力空虚,民众疾苦,内忧外患齐发,深感忧虑。

    这日,苦思之下,忽然灵机一动,下了一道特旨:召集天下举子齐聚京城,会试延至二月底举行。

    考试内容也不与以往相类同,除了常规的四书五经外,策问只考一项:便是针对眼下大靖内忧外患的局面,令举子们为国分忧,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顿时,书生们群情激奋,感觉报国的机会来了,纷纷舒展胸中才华,引经据典,说古道今。

    他们或献计献策,或指点时弊;或从细处着眼,提一点建议,或纵观全局,献一套方案,其中不乏见解卓识之辈,当即被录取。

    永平帝亲自翻看录取的答卷,心怀大畅,甚至将未录取的试卷,单拣策问一项,又复查了一遍,生恐有人不惯八股制艺,却是才思敏捷、善于治理之辈,遗漏了良才。

    这一查看,果然又找出两篇好文章,遂破例录取。

    这一举措赢得臣子们一致赞颂,纷纷叩头滴泪,誓死效忠!

    殿试却提前了,定于三月初十举行,永平帝亲自端坐在金銮殿上,硬陪着进士们耗了一天,不过午膳时才离开一会。

    殿试中,苏文青一举夺魁!

    这恐怕是自科举以来最为独特的一次殿试了,书法及字数格式等均靠后,单论策问内容。

    苏文青会试时本就意犹未尽,苦思了几日,在殿试时一气发挥出来,写到酣处,忘记了这是殿试,只顾抒发一腔忧国之心,洋洋洒洒,拟出十数条建议。

    最后,大殿内只剩下他一人,永平帝和礼部监考大臣站在他身后,看他忘情挥毫泼墨,跟着他笔下的思路,直看得双目放光,激动万分。

    于军政,他坚决主战,“敌寇贪婪无度,若不能震慑,国无宁日。”

    于经济治理,首先一条就是薄赋敛,鼓励农桑,杜绝杀鸡取卵,提出对现有田亩实行轻税,对新垦荒地免税,主张藏富于民。

    至于眼前国库空虚的问题,他举出清南村书院和医学院的募捐做例子,“无严法重刑,无酷吏相逼,然市井民众,纷纷解囊,何也?盖趋利走也。”

    一则,无论是看病还是读书,两院让当地民众直接受益;二则,公开募捐姓名和数目,让他们面有荣光;三则,民众不受压迫,心甘情愿掏钱,觉得这是积攒功德。

    所以,他提出战时募捐办法,改强逼为劝善。

    因藏富于民,民众若想保住财产和家园,必不会吝啬钱财,支持作战;再则,公开募捐的内容也会让那些奸诈讨巧之辈无所遁形;三则,朝廷轻薄赋税,容易让民众感念皇帝爱民之心,将一腔仇愤转于敌寇,激发其同仇敌忾的爱国之心,强于苛政重赋压榨,使民众离家逃难。

    “今陛下施仁义之政,兴兵保国,必得民心。若一味急政暴虐,则民众弃家离乡,更有甚者,沦为贼盗。外患未平,内乱将起,则大靖危矣!”

    另有数条经济民政,均是他在书院期间,关注当地农桑民情,如今汇聚总结出来,有理有据,非泛泛空谈。

    但他依旧很谨慎谦逊,末尾说自己乃一介书生,提出的不过是些空泛的见解,尚需陛下和各部朝臣共议,免得沦为纸上谈兵。

    这次会试让永平帝颓废焦躁的心重又鼓起劲来,苏文青也被钦点为状元,并一反以往状元入翰林的规矩,直接将他派到户部。

    忽又想起岷州知府张杨最善治理农桑经济,昔日任三元县令时便政绩卓异,知岷州亦如是。

    永平帝本当前年就要升迁其回京的,因岷州一向贫瘠,为免许多举措功亏一篑,才命其连任。眼下正好调其回京,与苏文青一起协助户部尚书总理国库经济。

    想罢,便下令擢升张杨为户部侍郎,即日进京听旨。

    下章会扔个原子弹,亲们做好准备啊!RS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