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去小说网 www.27txt.info,最快更新漫漫帝王路浓浓美人情最新章节!

    第一章新的战乱

    第一章新的战乱

    江北的季节历来要比江南晚一些,虽然已经是暮春,但在这北方的大平原上,春天的气息还正浓,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碧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

    秦思远却无暇欣赏这美妙的春光,他正带着一帮手下快马加鞭地往蜀州方向赶。

    他有不得不赶的理由。春州和粤州不甘心第一次进攻的失败,再次组织三十五万大军杀了蜀州,而鞑凶左贤王的手下大将乌代也率领十万大军越过大秦山,攻入了广昭境内,蜀州再次面临严重的危机!

    在第一次进攻蜀块州的战争中,春州和粤州共动用了三十万兵马。其中粤州十万兵。 马,由粤州名将黄远昭率领,但在琳娜和山扎敖的巧妙设计下,一举歼灭了近八万人,剩下的两万多兵马狼狈逃回了粤州。而春州则动用了两个军团二十万兵马,强攻攀城十天,却在李存孝、琳娜和山扎敖的内外夹击下,也损兵折将近十万,余部在永胜城稍做休整后就迅速退回了春州。杨玉坤和黄安自然不甘心这种失败,尤其是杨玉坤,占领蜀州一直是他的梦想。占领了蜀州,他不仅可以解决粮食、武器问题,更重要的是他有了一个广大的战略空间,无论是向北、向西还是向东,都可以顺利地发展。因此杨玉坤在与黄安进行一番沟通后,两家再次联合出兵三十五万杀入蜀州,其中春州出兵二十万,由他亲自率领,粤州出兵十五万,由另一个名将李中良率领。

    此次春州和粤州的进兵方略与第一次有很大的不同。在春州方面,杨玉坤不再强攻攀城,而是率领二十万大军从丹平渡过江,然后兵分两路,一路向西展开,牵制攀城方向的蜀州军,一路往正北而去,直奔昌西城。杨玉坤的目的很明确,即用一路兵马将蜀州军大部牵制在攀城地区,另一路兵马夺取昌西城,进而沿东北方向急进,相机攻取锦城,只要锦成一克,蜀州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当然如果攀城的部队出城攻击,他还可以命北进的部队回头,钳击攀城部队,只要将攀城的部队消灭,他的这一边就再没有蜀州主力部队了,蜀州境内还不是任意进出?

    而在粤州方面,进攻的路线和方向倒是与上次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进攻的节奏却大不一样。李中良本就是以沉稳著称的将领,临出发之前,黄安又进行了特别的交代,让他千万不能再犯黄远昭急躁的错误,因此李中良是采取稳扎稳打的进攻战术。他先以优势兵力攻下江安城,然后对城池的防御系统进行了彻底的修缮,并留下三万大军防守,确保后防线的稳固,才缓步向蜀州东南方向推进,每天行程不过二十里,部队以师团为单位,相互之间距离不超过十里。他的意图也很明确,逐步蚕食蜀州。他的这种堡垒式的进攻方式确实很有效,让蜀州军根本没有偷袭的机会。

    秦思远接到蜀州方面的第一封情报时,春州的军队刚刚渡过丹平渡,粤州的军队也刚刚到达江安城下,等他三天后接到第二封情报时,春州的一路兵马已到了昌西城下,另一路兵马则在攀城东北方向百里外的格南地区驻扎,而江安城已经落到了李中良的手中,可见敌人此次的来势之猛。更为要命的是,第三封情报也来了,情报中说鞑凶左贤王的手下大将乌代率十万大军越过大秦山,到了广昭境内。

    鞑凶左贤王从苍蒙草原出发时带了四十万兵马,在千嶂关一战中虽然消灭了铁流元帅的磐石军团,但也损失了十万兵力,在金鸡关与暴雨军团纠缠了将近一年,等攻下金鸡关时,又损失了八万兵力。不过,娜云雪两次进攻蜀州的失利和鞑凶右贤王在并州的兵败,让鞑凶大汗明白进攻帝国只有秦州一条路,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鞑凶左贤王的身上,于是又给他增兵八万,这样鞑凶左贤王的兵力就达到了三十万。鞑凶左贤王在秦州的金鸡城休整了一段时间,在得到春州、粤州联军二次进攻蜀州后,留下二十万兵力准备秦州方向的进攻,派乌代率领另外的十万兵马南下进攻蜀州。他的目的也很明确,在春州、粤州联军牵制了蜀州大部兵力时一举攻占蜀州东部,为进攻帝国内地开辟另一条通道。

    秦思远接到了第三封情报后不得不连夜离开了京城,蜀州面临的严峻形势与前一次完全不一样,一个应对不好,他一年多的心血将付诸东流,他必须赶回去领导蜀州的反击战。他的部下虽然都不是平凡的人物,但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恐怕还没有一人能够担当领导全局的重任。

    其实在京城之中,秦思远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处理完毕,仁和帝的葬礼他固然没有参加,最重要的新皇的人选还没有定下来。

    对于皇位究竟由谁来继承,朝廷中有不同的意见。秦重自然是坚决反对由九公主刘韵继位,理由很简单,帝国数千年来还没有这样的先例。其实他内心则是另外一个想法,刘韵精明睿智,若是由她继任皇位,秦重对朝政的把持就不可能那么容易了,弄得不好,刘韵说不定还会逐步削弱他的权力。而刘鑫就不一样了,他生性懦弱,向无决断,以秦重在朝廷中的势力,控制他是轻而易举,即便有刘韵在给刘鑫做后盾,但她毕竟不是皇帝,说话的分量不一样,秦重回旋的余地就大得多了。

    朝廷中另一重要派别的代表侯似道的态度则比较暧昧,按照仁和帝的遗嘱,他应该拥护刘韵来继承皇位,但作为清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内心其实也不愿意接受一个女子来当帝国皇帝,所以对于究竟由谁来继承皇位,他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疾千里和雷奋倒是坚决拥护刘韵继承皇位的。疾千里是仁和帝亲自任命的禁卫军统领,对仁和帝是忠心耿耿,仁和帝的遗嘱他是要坚决执行的,再说他对刘韵也非常敬佩,认为她当皇帝会比刘鑫要强得多。而雷奋就更不必说了,刘韵是他的师妹,当了皇帝对他的问道斋自然大有好处。疾千里和雷奋联合起来,实力也不小,尤其是在皇宫之中,基本上是他二人的天下,因此他们的话也有相当的分量。

    刘韵也很矛盾,从内心来讲,她并不想当皇帝,也知道那份遗嘱很可能是假的。但她也明白,如果是由刘鑫继承了皇位,帝国的局势恐怕会进一步恶化,因为弟弟确实太懦弱,虽然自己已经多次提醒他,教育他,但他天生的懦弱性格根本无法改变。更为严重的是,这次京城内发生的变乱,使得秦重的势力进一步坐大,朝廷六部中,吏部、兵部、户部控制在秦重手中,工部、刑部、礼部的主要官员都跟随南宫长春跑到并州去了,留下来的要么就是小角色,要么就是秦重的人,而一时之间也找不出够分量与其他三部分庭抗礼的重量级人物。可以说京城之中再没有任何一支能够和秦重抗衡的力量,就连东督甘罗也渐渐跑到他那边去了,秦重是这次宫廷政变最大的赢家,若不是还有御使衙门和禁卫军以及属于问道斋控制的宫廷护卫,只怕秦重已经是事实上的皇帝。如果由刘鑫继承皇位,朝廷的局势势必会受到秦重的控制,即便是自己能够经常提醒弟弟也不能改变大局,这不符合父皇的本意,也不符合她自己的心愿。

    其实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可以说是秦思远一手造成的。当初在得知南宫长春伪造了一份遗嘱后,他就和上官婉儿商量伪造了一份遗嘱,将南宫长春伪造的那份遗嘱换了出来。上官婉儿是皇帝身边的女官,虽然没有直接掌管玉玺,但由她做内应,秦思远很容易就从已被南宫长春收买的另一个女官手中弄到了玉玺,并伪造了遗嘱。秦思远故意在遗嘱中将皇位继承人写上刘韵,目的就是让刘韵和自己的父亲之间产生矛盾,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是绝对不会同意让刘韵继位的,而刘韵为了维护皇家的权力,就是不继承皇位,也必会以自己有继承权为借口争取相当的权力,以制衡秦重。这样二人之间就会产生矛盾,为自己今后争取更大的利益奠定基础。秦思远非常明白,铁板一块的朝廷不符合自己的利益。

    第二章回程

    第二章回程

    宫廷政变之夜在京城发生的一切更证明了秦思远的思路是对的,他和他的父亲确实不是一路人,最终必然要走向对立面。当天晚上,秦重不顾秦思远的劝阻,命令城卫军将南宫长春在京城的追随者全部捕杀,中间牵连了多少无辜,只怕执行命令的城卫军自己也说不出来。这一残暴的举动令秦思远深恶痛绝,他认为这不仅严重损害了秦氏家族的名声,更是与自己所坚持的以百姓为重的理念相违背,而且其政治手腕也无任何高明之处,会使更多的人走向秦氏家族的对立面。

    正是由于秦重的这一疯狂举动,秦思远并没有将仁和帝的真正死因告诉秦重,也没有向任何人透露。其实在宫廷政变的当天晚上,经过唐依这个用毒大家分析后,仁和帝的真正死因就基本清楚了,一定是南宫长春在皇宫内收买了某个侍者,很久以前就给仁和帝服下了某种毒药,这种毒药如果没有药引根本就不会发作,平常也就没有什么反应,而当天晚上庆贺酒宴的酒菜中被放上了药引,仁和帝吃菜喝酒之后,潜伏在他身体内的毒药就发作了,并且当场要了他的命。秦思远没有将这个秘密透露出去的原因是他不想让南宫家族背上一个弑君的罪名,以免给帝国的所有人一个共同讨伐南宫家族的借口,他现在需要南宫家族的存在,有南宫家族和朝廷的分庭抗礼,他才有机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秦思远预计最终由十王子刘鑫继位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无论是刘韵所代表的势力还是侯似道所代表的势力,都不能和他父亲的势力相抗衡,即使二者联合起来也不行。为了促成刘鑫顺利继位,他父亲也会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比如说设立几个辅政大臣,由刘韵和侯似道分任辅政大臣之一。政治这个东西就是这样,总是在斗争中达成妥协,只不过看谁在妥协中取得更大的利益罢了。

    令秦思远还有些站遗憾的是他在京城的猎艳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是和刘韵的感情没有一个结局,虽然双方对对方都有好感,但限于时间,双方终于没有能够捅开那层窗户纸。这一别之后,两人今后不知是否还有见面的机会,即使见了面,或许那时两人已成仇敌,双方的这份感情将如何终了?其次是顾倾城终于没有和他一起去蜀州,虽然她已加入了秦思远的阵营,但在这战乱的年代,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谁也说不准,顾倾城究竟是不是自己命中的女人,也还是一个未知数,至少秦思远现在没有绝对的把握。第三是享誉京城的三大美人之一苏小娇至今自己没能见上一面,而且也许终其一生也不会见上面。这名满京城的美人究竟是什么样一个模样?她又是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使苏家的排名超越令狐家之上的?第四是那个异国美人苏菲拉娅对自己颇有情意,但由于事情太多,自己也没有时间将她弄上手。

    不过也有让秦思远感到意外惊喜的事情,跟上官婉儿的定婚以及和上官家族的结盟自不必说,雷樱的要死要活跟着秦思远去蜀州大出秦思远的意外,却也让他惊喜莫名,有了她这个“人质”在手,秦思远不愁将来问道斋不站在他这一边,在朝廷之中他也算有了一股潜伏的力量。

    勒马在一个十字路口停下,秦思远向身边的赫连铁树问道:“铁树,我们现在到了什么地方了?”

    赫连铁树从身上掏出一张地图,打开看了一会,回答道:“大人,翻过前面那个小山,我们就出了召南郡,进入邓州郡了,若是往西北方向走,经过不到一天的行程,则会到秦州的商南郡。”

    秦思远点点头,说道:“这么说来快入险境了,听说这里近几天有南宫家族的军队活动,大家提高些警惕,莫要落入了南宫军的包围而不自知。”

    小兰问道:“我一直弄不明白,公子既然急着赶回蜀州,为何不走湖州?那样虽然路程远些,但应该安全得多。”

    秦思远这次回蜀州并不是走的来时的路线,而是出京城后一路直奔西南,经新郑、预州、召南,往邓州方向而去,在京城时就听说南宫家族的军队有向南进兵的迹象,所以小兰有此一问。

    秦思远说道:“因为我们必须到龙盘郡去,而要去龙盘,我们现在所走的是最佳的路线。”

    龙盘是秦州的一个郡,与甘州、蜀州接壤,北依大秦山,南屏大巴山,中部为盆地,它也是龙江的发源地。

    龙盘郡虽然隶属于秦州,但由于它独特的地理条件,那里俨然成了一个独立王国,郡内有军队五万,郡守冷福成并不大听从秦州总督的话,甚至连朝廷的旨意也不太当作一回事。正是因为这种情况,秦思远才想着要去龙盘,如果能够说服冷福成为自己所用,由他的五万兵马出龙盘,自背后攻击乌代的鞑凶军,再由云破天自广昭出兵夹击,则可一举将乌代的鞑凶军击溃,广昭之围既解,自己可以腾出五万以上的兵力,蜀州也就满盘皆活了。

    “快走啦,我们这么多高手在一起,纵使南宫家族有军队在此,我们又怕他什么?”雷樱嚷了一声,当先纵马向小山坡而去。

    秦思远忽然面色一凝,打马赶上,拦住雷樱。后者不解地问道:“你要干什么?”

    秦思远喝道:“你们都不要动,等候我的消息。”说完这句话,他策马奔上了山顶。

    立马西望,秦思远冷峻的脸上微微泛起焦虑之色。在山坡的下面,密密麻麻地排满了士兵,盔甲鲜明,刀枪生寒,一看就知道是一支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师,人数也不下数千。秦思远看了一眼那飘扬的军旗,发现它所代表的正是闪电军团。

    一个英俊的中年将领站在队伍的正前方,望着秦思远说道:“秦大人,艾某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上次在京城拜大人所赐,艾某吃了一点小亏,事后也被南宫元帅好骂了一顿,不过艾某丝毫没有怨恨大人的意思,倒是对大人的如海智谋、绝顶武功佩服得很。只是如今艾某奉了大帅之命,不得不再次为难大人了。”

    秦思远见他正是艾志刚,不由对他的气度颇为赞赏,口中却说道:“艾将军以为就凭你的这一点人马就能留得住秦某人吗?”

    艾志刚不慌不忙地说道:“秦大人不妨回头看看,你们已经被我的数万大军合围,只怕大人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插翅难飞了。”

    秦思远回头一看,果然看见远处有大批的人马正合围而来。一丝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他向山下的人一招手,转过身来,面色冷峻,丝毫没有变化,虽是心中惊骇,却一点都没有反映到脸上来。

    “艾将军既然在此出现,那么邓州城想必已经落入你手了?”秦思远波澜不惊地问道。

    “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秦大人。”艾志刚微笑点头,“我军昨日刚刚占领邓州城,听说大人一路西来,艾某特地率大军在此迎接,希望大人能到并州一行。”

    “艾将军如此兴师动众地迎接秦某人,我可不敢当,并州秦某迟早是要去的,只是现在不是时候。”秦思远一边说,一边做了一个手势,只待身后的众人到齐,便打算突围。

    艾志刚叹息道:“那就太可惜了,听说秦大人的爱人玉琼瑶小姐正在赶往京城,准备前去与大人相会,皇甫宗师已带人前去迎接了,大人若是去并州,定可与玉琼瑶小姐相见,大人既然拒绝艾某的邀请,难道是不想见玉小姐吗?”

    秦思远终于变了脸色,心头不好的预感更加强烈。他与玉琼瑶已有好长时间没有见面,也不知道她近来的行踪,只是听说她回师门去了,而且为了拒绝南宫宣文的求婚,与她的师傅天心阁主闹得颇僵。艾志刚既然说得如此活灵活现,玉琼瑶倒真有到京城与自己会面的可能,她的武功虽高,若是遇上皇甫浩,恐怕也讨不到好。

    艾志刚将秦思远的脸色变化一丝不漏地收在眼中,笑着说道:“我家二公子对玉琼瑶小姐倾慕得很,一向将玉小姐当作自己的第一追求目标,为此不惜多次请求皇甫宗师出面,我想这次肯定能够将玉小姐请到并州,若是秦大人不随艾某而去,只怕今生再也无法见玉小姐一面了。”

    小兰、小菊跟随秦思远的时间最久,自然知道玉琼瑶在秦思远心目中的地位,听了艾志刚的一番话,不禁暗暗担心,一是担心玉琼瑶真的被皇甫浩“请”到了并州,二是担心秦思远在听了这个消息后乱了心神,不能做出正确的决断。而雷樱、和田稚子等人并不了解秦思远和玉琼瑶的关系,感到有些奇怪,不明白向有决断的秦思远一听到玉琼瑶的消息就变得犹豫不决起来。

    第三章遇敌

    第三章遇敌

    雷樱一声轻叱:“对面的将领听着,你用一个女子来威胁我秦大哥,好生卑鄙!若是落到本姑娘手中,定不会轻饶你。”

    艾志刚并不生气,笑着问道:“小姑娘,若是你被人抓走,你是希望你的的情郎来救你呢还是希望他不管你而远走高飞呢?”

    雷樱嘴唇一撇,脱口说道:“我当然希望他自己先脱离险境再说,否则又如何能来救我!”说完,她将目光投到秦思远的脸上,里面尽是温柔之色。

    秦思远忽然神情习一松,一掌击在马屁股上,当先向西南方向冲了出去,一边喊道:“大家紧跟着我。”

    这回轮到艾志刚变了脸色,他倒并没有奢望秦思远乖乖地跟自己去并州,只是想借雷樱的话来勾起秦思远的情感,使他一时难以做出决断,为自己的部队合围争取时间,没有想到自己弄巧成拙,雷樱轻轻的一句话就提醒了秦思远,使他迅速作出了突围的决定,而他突围的方向正是己方的薄弱环节,那是两支部队的衔接处,兵力最为薄弱。

    其实秦思远早已选好了突围的方向。敌人从四面合围而来,看起来前方的兵力要雄厚些,但真正的大部队是在自己的后面。敌人的意图很明显,是要逼迫自己进入邓州境内,因为召南郡还不是他们的势力范围,一旦自己退回召南,他们就对自己无可奈何了。他们不知道的是秦思远根本就没有退回召南的意思,蜀州的形势危急,自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往龙盘郡,能说服冷福成更好,即便不能,自己也要尽早回到蜀州,指挥蜀州的抗战,如果再退回召南,绕道湖州,自己就不知什么时候能够返回蜀州了。

    在西南方向,敌人的两支队伍正在靠拢,相距不到五十丈,秦思远知道那是己方唯一的突破口,他也知道艾志刚在拖延时间,为对方部队的合围争取时间,只是玉琼瑶的消息确实太过惊人,秦思远听了之后不免一阵犹豫,幸亏雷樱及时提醒了自己,不然就真可能犯大错了。虽然以自己之能,若是下定决心突围,天下虽大,只怕也没有几人拦得住,但自己的这一行人中,并不是所有人的武功都到了自己这般级数,一个决断不好,只怕会有人负伤甚至丧命的。

    数十丈的距离,狂奔的战马转瞬即到,秦思远早已掣出了身上的钢枪,身后的众人也纷纷拿出了武器。现在是关键时刻,可讲不得什么客气,一行人中虽然大多是女子,甚至有几个是佛门清修的弟子,但此时也是全力出手,杀气腾腾。

    那两支敌兵队伍刚刚靠拢,还没来得及排布阵形,秦思远等人已如一群下山老虎,风驰电掣般地杀了过来。随着秦思远手中的长枪挥动,一个刚刚来得及举起兵器的士兵已经腾空而起,一连越过数名士兵的头顶,砸在一排士兵中间,顿时将自己的战友砸倒了一大片,他临死前看到的最后一幕是又有三个己方的士兵如同自己一样挣扎着四肢在空中飞舞,洒下一路的血线。

    紧跟在秦思远身后的雷樱,杀死敌人士兵的数量并不比秦思远少多少,这火暴的女子似乎特别喜欢在战场上冲杀的感觉,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惧,反倒有一种无名的兴奋,长鞭的每一次挥动,必有一名敌方士兵死亡,不是被她的鞭子抽得五脏俱裂,就是被鞭子卷起老高,落地时已经是出气多,入气少,有时一鞭击出,卷住一名士兵的脖子,轻轻一抖,士兵的头颅便飞上了天空,喷涌的鲜血溅得四周的士兵满头满脸,令得一些士兵丢掉武器狂吐不已,雷樱却兴奋得大呼小叫,浑不将战场的血腥当作一回事。

    其他人的杀敌效果就要差些了,他们都是使的短兵器,在战场之上自然要吃些亏,不过他们的武功之高自然不是这些普通的士兵所能比拟,敌人的武器根本不能近他们的身,而他们的每一次出手,总有收获,即便不能将敌人杀死,也能将他们的武器劈飞,强劲的内力还往往通过兵器传到士兵的身上,令他们吐血而亡,至于那些被武器挨上的士兵,就更没有活路了。

    赫连铁树并没有使用兵器,仅用双掌出击,不过他的武功甚为奇特,每一掌击出,敌人的兵器总是改了方向,原本是奔他而来的,却在中途划了一个弧线,奔自己的战友而去,将战友杀伤或杀死,弄得那些士兵莫名其妙,再也不敢轻易攻击他。他们不知道,赫连铁树使用的是魔门偷天宗的“移山填海”的功夫,这种功夫也称“偷天功”,是一种借力打力的功夫,敌人的力量越大,被他借用的力量越大,反击到攻击方身上的力量也就越大。当然,若是敌人的功力太高,是很难借到对方的力量的,但这些不过都是普通的士兵,赫连铁树借用他们的力量还不是轻而易举?因此他一旦将“移山填海”的功夫使用出来,敌人就成了自相残杀的局面。

    原本对付秦思远等人,强弓硬弩是最有效的,如果是千万支弓箭弩矢密集攒射,任是你武功盖世,恐怕也难逃覆亡的命运,即便人能够避得开,跨下的马匹肯定是逃不过,只要马匹一倒,再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